读报介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申丽娟地铁里的另类读报人 [复制链接]

1#

原标题:申丽娟:地铁里的“另类”读报人

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(文/申丽娟)

说起北京最拥挤的地铁,莫过于纵贯南北的著名的4号线。就在这几乎人贴人的逼仄的空间里,有一位小个子女生居然每日在读报。她有时难以站稳,随着人群东倒西歪;有时实在没有空间翻页,只能贴着自己的身体,一点点抿着往下看;有时前后左右都被包围了,就把报纸折成一本小书那么大,看完一面再折过来看另一面。

总之,无论地铁如何嘈杂,似乎对她都没有太大影响,只见她目不转睛地看完一版又一版,时而微笑,时而愠怒,时而沉思,喜怒皆形于色。

在这人人低头刷手机的时代,这个女子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对了,这个人不是别人,就是我!而让我爱不释手的,正是《参考消息》!

与《参考消息》结缘于小时候糊墙的报纸上。

80年代末的农村,过年时,有钱人家开始流行贴挂历。我们家没有挂历,父亲就会去村里大队找一些旧报纸,把窑洞里土炕上方和桌子边的墙上都贴满报纸,屋子里立马充溢着书香之气和过年的味道。那时朦朦胧胧记得这四个大字,但并不认识,周围识字的人也不多,所以,我一直以为是“参政消息”。

后来走出大山,一头埋到书本里,并没有机会再接触这份报纸,以至于这个错误竟然直到年上大学才得以纠正。我在大学的专业是新闻学,所以每天有意识地到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。在一排排五彩缤纷、厚薄不一的报纸中,我一眼就看到了这张黑白的、小小的、朴素而大气的《参考消息》,记忆刹那间复活,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的窑洞,见到了一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。

大学四年,仿佛在遵守一个约定,每天我都会按时走进图书馆,与这位不说话的老朋友见面,几乎从未中断过。在酣畅淋漓的阅读中,那种亲切的感觉、熟悉的味道,极大地抚慰了我在异乡的苦闷与孤独。

我很惊奇,中国居然有这样一份报纸,直接转载世界各地的报道,从中既可以窥见全球发生的要事,又可以看到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,还可以洞见其他国家眼中的中国。

20年前,那个时候的网络和自媒体还远远不像今天这么发达,所以这张被毛主席评价为“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”深深吸引了我这个新闻系的大学生,并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独特的认识世界的窗口。
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大四时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《参考消息》作为我的研究对象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,圆满完成了毕业论文,就像要给老朋友一个交代,给自己的童年一个交代。

工作之后,得知办公室可以订阅报纸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订《参考消息》,继续与这位老朋友携手同行。

20年来,看《参考消息》似乎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。由于工作紧张,白天没时间看,下班时我就拿着在地铁上看,同事们都说:“下班了就别学习了,别把自己搞得那么累,放松一下。”但他们不知道,阅读《参考消息》就是我最大的放松和享受。

《参考消息》陪伴我这么多年,这份情感始终没变,但细细想来,似乎我们又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。

如果用几个字来总结《参考消息》的变化,第一个字是“快”。20年前,《参考消息》的新闻有时其实并不“新”。那时我就在想,要是能再快点、再及时点就好了!而现在,几乎做到了同步。时代在快进,信息在快进,《参考消息》也在快进。

第二个字是“活”。以前只有一种版本,很多读者特别是老年人,都会觉得字太小了。现在既有大字版,又有普通版,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
第三个字是“博”。原来四开八版,容量有限,现在平日版面增加了一倍,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,报道的广度、深度、知识性、可读性都增强了很多。

而对我自己来说,从农村到城市,从学生到职场,经历阅历逐渐丰富,心智心态更加成熟。从原来的看热闹,到现在能够较为全面、客观、辩证地分析各种错综复杂的事件,更加理智地看待西方形形色色的报道,更能在时空的变迁中,感受中华民族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!

可以说,《参考消息》这个“牛痘”,不仅让我产生了免疫力,还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、格局,提升了我的思考力、分析力、判断力!

现在,我已成长为中央企业从事党务工作的一名干部,《参考消息》功不可没,并将继续为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!(作者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党委工作处处长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